lanmu_02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为了耸立的『中华之冠』

作者(来源):《上海世博》2008年第二期    发布时间: 2008-09-16

为了耸立的『中华之冠』

  为了灵感的迸发,他们思考着,
  为了智慧的定格,他们奔波着。
  为了经典的诞生,他们工作着。
  他们,为了永恒的感动,
  忙碌着……   

  浦江之畔,轻舟渐近,一个巨大的斗冠即将拔地而起。

  海外游子来了,建筑大师来了,媒体记者来了,普通市民来了。为了一个相同的目标,他们忙碌着。

  多年以后,我们仍然会记得他们说过的话、忙过的事、做过的梦……

image

  应征之漂洋过海   

  国家馆是各个参展国在世博会上代表本国参展的场馆,东道国的国家馆,历来备受关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呢?这个话题,从申博那一刻开始,就成为中国人关心和关注的热点,也成为专家和设计者突破自我的难点。

  2007年4月25日,中国馆建筑方案开始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公告一出,即刻得到了世界各地华人的积极响应。截至6月15日24时(北京时间),共计收到344件有效应征方案。在这344件应征方案中,有许多是漂洋过海、带着参与世博满腔热情的海外应征方案,其中有一份来自于美国纽约,设计者是一位留学海外的学生,姓郑。

  接到记者上午十点打过去的电话,纽约那里是晚上九点。当得知是来自于《上海世博》杂志的电话时,小郑不禁打开了话匣子……

  “我是从网上得知的消息,所以在这里完成设计稿后,用电子邮件将作品传给国内的父母,再请他们转交的,还好赶上了截止日期!”

  小郑留学美国多年,曾经在上海学习过一段时间,知道2010年上海即将举办世博会,对此非常关注,由于学的是建筑设计方面的专业,所以想小试身手。在他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传给父母后的日子里,他经常和父母沟通、问询情况。正如他所说:“贵在参与,关键是表达一份参与的热情。当然,也感谢此次征集给海外华人提供一个参与上海世博会的渠道。”

  小郑说,在他身边,想参与或者正在参与着的华人不止他一个,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以华人的共同智慧来体现中国馆,也期盼它能在2010年世博会“万国建筑”中出彩。而他觉得自己的优势是,相比较那些在海外多年的华人来说,他们可能需要通过对故土的怀念,在想象中完成设计方案,而中国现代城市建筑的发展早已超出那些久居海外的华人的想象,可他则对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现代城市更加熟识和了解。

  还未等记者提问,小郑已经将话题转到此次获选的优胜方案,他觉得现在的方案很不错,“非常中国”!因为他心目中的中国馆就应该体现中国特色,而且也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设计建造。

image

张锦秋院士

  求贤之西顾长安   

  中国馆设计方案的最终出台可谓跌宕起伏,这其中不得不提及一个故事,那就是世博集团董事长戴柳专程赶赴西安,邀请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院士来沪主持专家研讨会,共商中国馆修改方案。

  说起这次西顾求贤,还要从当时中国馆的评审情况讲起。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和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公司共同完成的“东方之冠”方案,经建筑专家、相关领导的层层把关,于9月24日提交给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组委会对方案的总体布局、与周边建筑的协调、中国元素的表现、交通组织等方面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建议在进一步听取中外专家的意见后进行优化。

  一同前往西安的中国馆项目部副总经理施建培说:“由于时间的紧迫,我们决定立即召开有中外专家参加的专题研讨会。考虑到张锦秋院士参与了中国馆征集方案的评审,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的结合也有其独特理解,我们希望能由她出面主持召开这次研讨会。可是张锦秋院士非常谦虚,经过两次电话沟通,她仍表示愿意参加研讨会,但是主持工作可能还有更好的人选。出于对她的尊重再加上时间紧迫,我们决定去西安当面邀请她。”

  然而此行并非一帆风顺,回忆起当日的情景,施建培仍记忆犹新:“那是2007年10月8日,‘十一’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但这一天的特殊性并不在于此,而是由于台风的影响,我们原本乘坐的中午11点飞往西安的航班被取消。我和戴董只能在机场耐心等候,可是想到中国馆设计方案的修改工作迫在眉睫,我们的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好在等待并没有白费,经过3个小时的漫长煎熬,下午2点,我们终于搭上飞往西安的航班。4点左右,张锦秋院士在她亲自设计的西安曲江大唐芙蓉园里接待了我们。看到我们的到来,张院士非常感动,在我们的盛情邀请之下,她终于答应主持召开研讨会。晚上6点我和戴董告别张院士,坐上了返回上海的飞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一个星期后,也就是10月15日,张锦秋院士如约来到上海主持由20多位中外专家共同参与的专题研讨会。会上,专家们针对组委会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深化的建议,确立了“地区馆作为建筑基座,国家馆构造城市雕塑”的布局理念,用江南园林式的景观设计进一步柔化建筑风格。这次研讨会为中国馆设计方案的最终通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image

清华安地建筑设计公司和上海建筑设计院投标方案效果图

  融合之天衣无缝   

  2007年年末,何镜堂院士和他的团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博士生们忙碌非凡。所幸,历经多时的两项大工程尘埃落定了。其一,由何镜堂设计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竣工,其二便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开工。

  何镜堂院士坦言:“身兼这两项重大工程的心情是截然不同的,与沉浸于扩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的灰调心情不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热烈欢腾、雍容大度,传达泱泱大国的气度……”这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振奋和鼓舞。

  辞旧迎新,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回忆从2007年4月25日起——中国馆设计方案全球征集发布会开始的日日夜夜,何镜堂和他的团队就一直为中国馆忙碌着。

  因为,每个参与设计的精英都深知,作为世博会主办国建造的最重要展馆之一,中国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核心展示内容,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期盼。一方面要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方面又要表达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肩负诸多“使命”的中国馆,如何吸引世界的目光?如果展现中华智慧?又如何兼顾到国际性的审美?

  当时,可能堆积在何镜堂院士头脑中的问题还有很多,但很快,“如何展现中华智慧”及“如何紧跟时代步伐”成为两大构思。何镜堂率领团队开始“解题”的过程,一场场头脑风暴也带他们走上有关中国馆的“切题”之路。

image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投标方案效果图

  何镜堂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很难用一个具象来代表文化精髓,因此必须从总体意象中提炼。”他们的灵感是相互启发的,不是一个人想出来的。他们首先想到了中国写意的国画、中国的京剧、中国的文字,其次又开始钻研起中国的文物,如宝鼎、斗冠,最后还考虑到中国的传统园林。他们发扬着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又“兵分三路”,开始对以上三种方案进行演绎。以至后来,中国器、中国结和中国园林三个方案都参加了招标。其间,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构件进行提炼,形成的“中国器”方案最为何镜堂和他的团队所满意,后将其更名为“东方之冠”,更体现出中国气度,最终也因其视觉冲击力成为优胜方案中的一件。

  与此同时,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公司和上海建筑设计院也同样接到了捷报,他们所设计的“叠篆”方案也入选为优胜方案。

  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几个优胜方案融为一个凝结中华智慧结晶的中国馆方案?这可能对于讲求个性和风格的建筑师群体而言的确算是个难题,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方案的融合却出奇地顺利。

  首先是有融合的基础,“东方之冠”方案的国家馆和“叠篆”方案的地方馆,一个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形成开扬屹立之势,一个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泽被神州,如同基座般延展于国家馆之下,形成浑厚依托之态。两个方案的融合没有难度,恰好各取所长,天衣无缝地组成了中国馆整体建筑群。这个“重量级”的中国馆,正是以整体大气的建筑造型整合了丰富多元的中国元素。

image

中国馆东南方向效果图

  有了融合的基础之外,双方的诚意也鼓舞着两支团队。何镜堂当时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中国馆要融合全球华人的智慧,而南北的合作力量把大家联系在一起,这样可以发挥团队智慧,南北结合、合作共事。更让他难忘的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特地打电话给他,期望由他牵头来组成团队,带领两支队伍共同负责好中国馆项目。之后,他们在各方领导和群众的关心和支持下,双方的合作开展得非常融洽。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简盟工作室的总建筑师张利,也开始了对方案的修改,将原建筑的上部削去,将颜色由红色改为白色,高度降为14米。

  最终,他们完成了优胜方案的深化工作,“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开始闪发出熠熠光彩!  

image

上海建工集团工人

  奠基之遥念故乡  

  自2007年12月18日中国馆开工建设以来,建筑工地上一直活跃着一群人,他们为中国馆打下一根根坚实的地桩,这就是二百多位来自上海建工集团的工人。当2008年的第一道曙光洒向世博园区时,这群人又开始为2010年中国馆的精彩亮相而忙碌着了。

  新年的第一天,阳光明媚,但寒风凛冽,温度也降到了冰点。据工地负责人介绍,目前工地上的条件比较艰苦,晴天灰尘遍地,雨天泥泞不堪。然而,恶劣的天气和艰苦的环境挡不住工人们的工作热情。

  王和德,今年43岁,到上海已经11个年头了。谈到刚来时的情景,这位四川汉子自豪地说:“1997年我刚来的时候,正好碰到建造八万人体育场,这是上海的一项大工程。如今,又让我赶上了世博会中国馆的建设,这项工程可是咱们中国人的面子,马虎不得。平时打电话回家,村里人都知道我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工地上,他们羡慕得不得了。”当问及新年有什么愿望时,王和德憨厚地笑了笑,眼神望向远方:“现在正在打桩,工期很紧张,春节也不一定能回家过年了。我就希望全家老小都平平安安的,等中国馆造好了,也能带上他们一起来看世博会,看看我们亲手建造的中国馆。”

  王和德、路纲兰、饶德兵……这些普通的名字背后是一群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而默默奉献的建筑工人。当我们提出要为他们拍一张合影留个纪念时,平日豪爽的他们竟然都羞涩起来,你推我让,露出腼腆的笑容。在我们的一再组织下,他们轻轻抖落身上的灰尘,拂去发梢的泥土,在新年伊始的中国馆建设工地上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image

市民竺蓥森

  捐赠之爱心涌动   

  谈起2007年12月18日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揭晓晚会,市民竺蓥森的心至今还久久不能平静。就在这台晚会上,竺蓥森作为第一批向世博会中国馆捐赠的市民代表,在全世界的聚焦中上台接受了上海世博局颁发的纪念证书。

  2007年9月15日这天,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普通的一天。然而,对竺蓥森而言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这一天,竺蓥森在浏览网站时无意间看到一条新闻,得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定向捐赠的消息。“为中国馆捐赠的念头立刻闪现在我的脑海里,当天我就写了一封信寄给世博局。在信中我对此次捐赠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在各大公共场所设立捐赠箱,号召大家一起为上海世博会出力。当然,我知道我们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财力举办上海世博会,此次捐赠的主要意义在于全球华人的共同关注。”关于捐多少,竺蓥森想了很久,“考虑到这次捐赠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填补资金缺口,而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决定随信捐出1元钱。我想让大家知道这个数字虽然很小,但是如果每人1元钱,我们13亿中国人所捐出的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信寄出去的第二天,竺蓥森在他的网易博客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大家快来参与捐赠,共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说到作为代表上台领取纪念证书,竺蓥森表示:“没有想到有这个机会,心情非常激动。领了这个证书,就像接到了一个更艰巨的任务。今后,我要发动我身边的人一起为中国馆的建设出力。过几天就是同学聚会,我要去向他们宣传世博会。”采访结束时,竺蓥森还向我们打听如何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虽然下岗在家,但凭借专业知识,我现在在居委会承担义务的法律咨询工作,希望也有机会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志愿者,毕竟这是在我们家门口举办的世博会,一定要做好东道主。”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定向捐赠活动正受到广大民众越来越多的关注,上海世博会捐赠事务办公室每天都要接到市民通过电话、信件、汇款以及现场咨询等形式表达出的多个捐赠意向,这些还只是捐赠的辅助渠道。捐赠事务办公室的罗杰说:“我们的捐赠设计是以网上捐赠为主,现场捐赠为辅,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关心和支持上海世博会的建设。在捐赠活动正式启动的短短几天内就已经有一百多位通过网络进行捐赠的热心市民为中国馆奉献出了他们的爱心。”

  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特地从浦西江湾五角场坐公交车来到浦东的世博大厦,向中国国家馆捐赠人民币100元,同时又代表其在匈牙利的2个外孙、在上海的3个孙子各捐20元。“这次捐赠,目的不在资金多少,而在人心汇聚。”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表示。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38号

通告.jpg
简章.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