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mu_02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

作者(来源):顾文琴    发布时间: 2006-12-12


    在四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现象。一些题目作错后,我虽然在班级中讲解过,还是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订正错误,并且还会有个别学生来回订正好几遍。然而,当这些同学站在老师身边,由老师诱导,一步一步地寻找问题的最终答案时,他们并不是不能够找到正确答案。那么这些学生到底比其他学生欠缺什么呢?由此,我就对班级中的各类学生进行了观察。我发现,凡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这一部分学生在做题之前都会仔细观察题意,体会在题目中包含的意义:这一题是训练什么?考我们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做?也因此,这一类学生往往解题较为仔细,错误率也较低。相反,另外一些成绩总也无法提高的同学,除了学习态度的问题外,还有学习方法上的问题。这些学生即使想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也是听不得法。我常常发现这些孩子在上课一开始其实还是比较认真的,只是到后来就渐渐丧失了注意力,原因并不是象我们原先想象的那样是孩子们不认真,不愿意学习。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听懂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和思路,久而久之,孩子们觉得累了,渐渐丧失了信心。另一方面,当我问这些孩子,自己的题错在哪儿时,学生们往往表现的相当迷惑,而当我要他们说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步骤时,得到的答案多数是:不知道。对于这样的学生,即使是将答案写在黑板上,他们还是会抄错,原因在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解题方法仅仅只是得到了一个答案。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教授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一道两道题的解题方法,更不应该是题目的答案,而应该是解这一类题目的方法,是自主分析的方法,是自学的方法。其中应包含理解并分析题目的类型,思考题目的含义,选择正确的方法,回忆方法中的细节步骤,依据步骤解题。当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差时,更应该抓住这一点。
    我们大致可以将数学题分为计算和理解分析两大版块(作图题除外)。任何一道题我们可以将它看做是单独计算、单独理解分析或理解与计算的联合。
    单独计算指的是口算,列竖式计算,递等式计算,解方程等一类,只有计算的题型。这一类题要让学生先思考用何种方法。例如:解方程 —22—X=22 这一题。,解方程有两种方法:移正变负,移负变正的方法,还可以用加减法的关系。应让学生看到题目后首先确定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如果是用前者,就要注意你要移动的是哪一个,其余不移动的应该是不变的。而用后者,就应明确X处于哪一个位置,应该用哪一个关系式。这些是解题的关键步骤,对于初学或是还不熟练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思考步骤。一开始,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这些解题步骤,渐渐的,应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说出解题步骤并且在相当一阶段里务必要让学生说出步骤。这样,有助于学生理清解题思路,避免错误。单独的理解分析在概念题中出现的比较多。这一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理清概念,会将概念中包含的元素灵活运用。
    理解与计算相结合的题目主要有文字题、应用题和图形题。这一类题型应让学生理清题目中的关系,可以从问题出发,或是从条件出发,也可以将问题和条件相结合。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应用题时,要求同学首先审清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应用题现在可以用两种方法:解方程和列算式。这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是用解方程,可以找题目中的总量或关键句。根据总量和关键句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而如果是用列算式的方法,就可以从问题出发,明确问题要求的是什么,列出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找出相关的数据,最终列出算式。
    总之,我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注意教会学生每一大类题目的分析和理解方法,教学生如何将一道复杂的题进行肢解。在辅差过程中,我最为着重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会了学生正确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受用一生。通过一阶段的实践,我发现效果确实不错,尤其是原先一些成绩较差,理解上有困难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38号

通告.jpg
简章.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