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追求和谐。不可能没有摩擦,不可能没有碰撞,摩擦、碰撞之后的第一个念头,就应该是向团结、和谐靠拢。
2. 保持谦逊。绝不能仅仅把谦逊作为一种姿态,而应当从谦逊中真正获益。因为,绝大部分切实可行的奇谋妙计,来自于扎扎实实的第一线工作。工作分工的原因,毕竟使我们或多或少地失掉了一部分第一线的感受。什么时候盛气凌人了,什么时候就是失败的前奏。
3. 多从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这不仅是在生活问题的处理上应该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难处,而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应该随时随地地调整自己观察问题、处理问题、评价老师的角度。
4. 避免争论。在任何问题上,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观点一致,而要使我们的观点达到一致却往往不是靠争论完成的。争论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即使你争论赢了,也是输了,因为你失去了对方的好感,为以后的工作带来难度。争论临头了,一定要“忍过这一阵”。
5. 不做“事后诸葛亮”。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生活中也没有张飞和诸葛亮。事情成功了,天时、地利、人和;事情遇到了麻烦,甚至失败了,也最忌讳“当初如果按我的意见办……”
6. 理解与迁就。有许多事情许多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迁就;而有些事情有些工作是可以迁就的,虽然不一定为人们所理解。
7. 科学公正的识人、用人观念。什么时候都应当以工作为中心、为重点地识人、用人、评价人。做到这一点的基础是全局观念。任何个人的好恶,都是科学公正的敌人。与不干工作的“好人”越好,只能离创造良好的形象越远。
8. 适当灵活。不要搞非此即彼。事情的成功不一定按一种思路完成,有时候按我们想的办,事情会成功;按别人的思路办,也照样成功。
9. 身先士卒,带头去做。要说:“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做”,而不能说:“你们给我去做……”
10.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才能更有说服力地去要求别人把工作做好。
11. 学会省身。要不断地扪心自问,从反面意见中汲取营养。能够提得出来的反面意见往往具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根据,对培养我们多项思维方式大有裨益;如果离开了反面意见,那就容易使我们的思维在单项的狭路上徘徊。
12. 精神支柱。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尤其是从事教师职业。选择了教育工作即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奉献,你做管理工作,还选择了寂寞,你要学会看到教师成功的时候,就是自己体现价值的时候的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