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mu_02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世博会与上海城市改造的绿色思考

作者(来源):《上海世博》2008年第七期    发布时间: 2008-09-16

世博会与上海城市改造的绿色思考

image

  未来的上海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怎样才能体现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和谐发展的城市、多元文化的城市、生态园林的城市、科技先进的城市、探索未来的城市、高生活质量的城市”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注解,也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若以人类面临的问题作为思考高度,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绿色建筑材料以及城市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此科学理念的指导下,“绿色规划、绿色建筑、绿色设计”成为了引领上海城市改造与未来发展的纲领思想。   

  绿色园区 变废为宝  

  上海世博会场地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博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整个园区规划科学合理、建筑用材注重环保,凸显绿色理念。比如已经完成的试点组团项目,在建筑材料上广泛运用再生木、玻璃纤维板、透水地板等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筑与装修材料,而场馆则采用轻钢结构技术,园林景观尽量采用可移动拼接的园艺绿化箱,还运用局部喷雾降温系统、节能节水厕所、垃圾分类收集系统、自动遮阳系统、风光互补灯具、太阳能灭蚊系统等达到节能目的。

  世博会园区内,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工厂,一路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目前,这些老厂内的生产部门都已另迁新址,空留下一些高大的厂房车间。对此,我们该如何处理呢?是拆除还是保留?我们的回答是保留并加以改造。充分利用原有高大厂房的内部空间,注入新的使用功能,如展示、办公、商业、停车等,既保留了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又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使这些饱经历史沧桑的老厂房充满了全新的生命活力。

image

  居民住宅 以人为本  

  在确定了世博园区的范围之后,首要任务就是先将园区内的居民迁出,以便进行下一步世博场馆的建设。要让居民放心地迁出旧址,就要给他们一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居。在“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合理的户型,创造良好的小区环境和配套设施,保留一些居住文化的历史元素,营造亲切的人文环境,并严格控制造价,这给建筑设计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今,三林世博家园、浦江世博家园等一些崭新的居住小区已经建成,因为世博会,动迁居民已经提前享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这种动迁方式是上海旧城改造模式的一种尝试,其成功经验将为市中心大片旧区改造所借鉴。

  近年来,上海的居民住宅数量一直持续增长,其中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就是同一历史时期内的住宅个性化问题,这是关系到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大事。比如对石库门的改造,从住宅个体来看,也许它们并没有多大的保护价值,但从更高的眼光来看,这一片区域反映了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的肌理文脉。如果把这些房子全部拆光,上海就会失去它原有的味道,况且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必须留、拆、改、建并重,慎重对待。石库门成功改造的典范之一就是著名的上海新天地,石库门的居住功能被转换成集商业、餐饮、娱乐等功能为一体,利用其内部独特的空间和深含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其打造成为上海最具人气的时尚地标。

image

  城市改造 传承文化   

  上海最著名的标志非外滩莫属,“万国建筑博览”的盛景即使在今天看来,依旧宏伟,依旧优雅。目前,外滩地区的改造已在进行之中,苏州河以北黄浦江岸地区将打造大型的邮轮中心,为世界级的邮轮前来观摩世博会做准备。外滩南部的十六铺码头,已经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游艇码头、亲水景观平台和游客中心。外滩中心段地区的新一轮规划也举行了公开招投标,力争在世博会开幕之前完成改造。在保留历史、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因为世博会的召开,这片土地将被赋予新的内涵。

  此外,一些文化类建筑如艺术工作室、创意园区也与历史保护相结合,8号桥、莫干山路M50、泰康路田子坊等,都是利用市中心废弃的老厂房仓库进行改建,达到了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并渐渐聚集成苏州河沿岸富有浓郁艺术氛围的区域。相信未来的苏州河将成为上海最富魅力的艺术之河。   

  当然,在迎接世博、筹备世博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后世博时期”上海的持续发展。世博园区内大部分的建筑物在会后将被拆除,仅有小部分会被保留下来,如何做到合理建设、合理利用、合理保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不仅仅在举办期间,其后续利用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这样才能让市民真切地感受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邢同和 摄影:徐洁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38号

通告.jpg
简章.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