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8日下午,“学会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基于网络平台的小学编程数字化课程实施研究项目》”市级成果展示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举行。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洋、上海市教委教育装备中心副主任倪冬彬、徐汇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科学技术教研员沈慧丽、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谢忠新、徐汇区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研员王卿、虹口区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研员闻铭、嘉定区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研员严玮玮、奉贤区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研员张华、徐汇区教育学院研训员左娜,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校长王卿以及各区小学信息科技教师代表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主办,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承办。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副校长曹国华主持了本次活动。
项目介绍:
上海市教委教育装备中心副主任倪冬彬和徐汇区汇师小学郭文向与会老师介绍了课程开发的初衷及意图。
倪冬彬介绍了小学编程数字化课程的项目始于2018年,项目主要目的是研制出适合在小学阶段使用的编程课程,探索培养小学生计算思维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积累数字化课程开发的经验。
郭文通过借鉴多飞版教材的经验,指出学生需要经历“明确问题——解决方案——构建模型——评估优化——分享反思”五个基本环节,逐步形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倪冬彬认为课堂中,学生带着具体问题,运用网络平台中的课程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聚焦学习目标,再让学生在课外尝试线上学习时,学生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抱着明确的目的去学习,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学习行为,才能让计算机成为学习的工具和伙伴。
课堂教学展示:
虹口区广灵路小学朱贇和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沈韶俊带来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编程课《有趣的智能住宅》。
首先,学生们展示并介绍了自己设计的各类智能住宅设施,随后在朱贇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设施的需求分析,最后根据需求完成了流程图的绘制。在这个过程中对设施运行的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也为之后编程做好准备。
接着,沈韶俊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了阈值的概念,并通过测试确定了阈值,使传感器能够接收到对应指令后触发相应动作。随后学生们通过编程与调试使各类智能设施运行起来,在体验成功后,学生们深深感受到智能设施对生活带来的便捷。
微论坛:
来自虹口、徐汇的7所项目试点校的老师们分别从有意义的项目学习、解决问题的编程学习(计算思维培养)和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变革三方面向大家分享了课堂教学中的精彩案例。教师通过扮演多种重要角色,组织者、监管者、引导者……帮助学生学习识别问题、解决问题、理解新现象,建构知识,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并利用技术帮助学生开展主动的、建构的、有意图的、真实的与合作的学习。让学生在编程课中感受有意义的学习,学会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开启走向未来创新之路的钥匙。
专家点评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谢忠新首先肯定了项目的定位,强调了中小学生培养计算思维的重要性,其次认为通过借鉴项目化学习的理念形成了编程教学的五环节非常有价值。他指出要落实计算思维的培养要关注问题和问题的解决,且问题要源自于真实情景,此外学习支架的搭建也为计算思维的培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撑,包括利用一系列的问题和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同时,他也对各位老师提出新的期许,对于计算思维的核心元素——抽象,如何能在课程中更好地落实,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洋充分肯定了项目实践研究的成果以及项目在小学编程课程中落实计算思维的实施模式和基于网络平台的学习模式,也表明了计算思维在迎接未来挑战中的重要性,并指出项目的推广要突破现有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模式的制约,深化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真实的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更有价值与意义,形成终身受益的思维模式。此外,利用物联网的编程教育是对目前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也给学生带来了平时难以提供的学习环境。他十分期待本项目成果的推广实施,同时也对项目组成员设计更多普适性更强的学习任务提出了期待。
本次活动通过项目介绍、教学展示、案例交流对《基于网络平台的小学编程数字化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今后试点校的老师们将以此为新起点不断探索计算思维在学生培养中的落实,并将一直在路上。
( 撰稿:金玉铖 顾文 摄影:黄海亮 蔡英杰 蔡子豪;责编:曹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