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mu_02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第22届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荣获二等奖

作者(来源):彭海钢、朱咏梅    发布时间: 2009-02-24

 

日前,第22届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暨第30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中国赛区决赛在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隆重举行,来自上海、北京、福建、广东、江苏、江西、辽宁、山东、四川、湖北、浙江、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和来自韩国、德国的中小学生,共二百多个参赛队参加了比赛。我区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参赛队在激烈的角逐中一举荣获二等奖。 

头脑奥林匹克活动是一项国际性的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1976年由美国新泽西州葛拉斯堡罗州立学院教授米克卢斯(Samuel Micklus)教授发起后,每年在美国举行一次世界决赛。目前,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一活动,国内1988年在上海率先开展后,每年上海都会组织举办一次中国地区竞赛。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市开展此项活动活动,我国先后派出20多支参赛队参加世界决赛,获得过八次冠军、六次亚军。

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每场比赛分“长期题”和“即兴题”两部分。“长期题”的内容涉及车辆、建筑、旅游、考古、广告、买卖、金融、环保等,具体内容在赛前六个月事先公布,参赛队由七名队员组成,要求队员们发扬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把动脑与动手、科学与艺术、自然与人文密切结合起来,既要大胆的想象,又要科学的实干;“长期题”还含有“风格”分,即给长期题的解题方案确定一个主题,以艺术表演的手法体现解题过程,并进行幽默、创造性的艺术表演。“即兴题”是竞赛时当场公布的,要求参赛队在即兴4分钟讨论准备后,在4分钟内当场完成,赛题涉及语言类、动手类和语言动手混合类三种。

赛前,上师大一附小的孙宇昕、朱镜如、俞思丞、邹翊佳、王朱杰、宗喆、彭佳颖七位选手在彭海刚、包琪瑛、朱小兰、邵勤等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剧本的编写、道具和背景的制作、表演的编排,同时进行了大量即兴题的训练。本次大赛的长期题有《长途跋涉》、《机器动物》、《冲击波》、《识别迷信》、《古典……失传的苦役》和《糖果工厂》共六个,上师大一附小准备的是《古典……失传的苦役》。在剧本的编排中,要求创造的神话角色不能创生,根据古希腊故事的原型用艺术表演的方式让其复活,复活的角色不能用人物展示。一些参赛队借用绘画作品、木偶等艺术表现形式,上师大一附小则融入了学校皮影艺术的特色,用皮影的民间艺术将古希腊英雄贺拉克勒斯巧妙地复活了,此外,他们还配以创新音效,制作了石头开裂的模拟声音,在场上音效与动作配合贴切,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受到来宾的啧啧称赞。

上师大一附小06年下半年开设了OM拓展课以来,深受学生的欢迎,学校还曾邀请中国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协会执委会副主席姚惠祺为师生做头脑奥林匹克让你更聪明的讲座。OM活动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和互帮互助中体验失败的苦涩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的创造力,敢于在别人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还培养了学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正是这种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激励,上师大一附小已连续三年在第20届、第21届和本次第22OM创新大赛中获得第三、第四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