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撑,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面对家长对学校教育,学校对家庭教育的需求,我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多种形式,同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交流情况,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和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家校工作
作为一所大型学校,我们十分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办好家长学校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契合点。学校非常重视家长学校工作,行政专门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创办家长学校已有十五届。家长学校为家长创设了学习的机会,搭建了交流的舞台。家长积极参加了学校精心组织设计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由此树立了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理念,并在学习型家庭的创建过程中家人通过共同学习,提升了彼此互动的品质。因此每一次的家长学校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再加上学校对家长学校的严格管理精心组织,使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率超过95%。
二、完善组织建设,规范家校管理
组织领导是工作核心,是家长学校工作的推进剂。我校建立了家长委员会、成立了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校长兼任家长学校校长,工作小组由分管校长、德育教导、年级组长及各班主任组成。各组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校长室统筹家庭教育工作;德育教导针对学生思想品德、良好行为规范、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对家长进行指导;班主任则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具体对家长进行指导工作。
三、密切家校联系,建立合作关系。
1.成立家长委员会。每学年期初都要调整家长委员会成员,制定家长学校的学年计划。每学年能召开两至三次家长委员会议,一般由学校领导通报学校工作计划及取得的成绩、听取委员会成员的合理化建议等。学校也以开放的心态与胸怀来面对家长的表演与批评。
2. 发挥家长志愿者作用,激发家长参与教育的热情。
今年,学校就家长志愿者征询了意见,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也看到了家长了解学校、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又对所有志愿者家长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主要是了解家长的兴趣特长和志愿服务的项目。他们将从课程建设、信息收集与宣传、校园安全、卫生健康、社会资源开发等方面参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使他们真正做到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
3.建立飞信服务。为了更好地向家长提供教育服务,密切家长与教师的联系,许多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建立了飞信传递,通过短信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交流、提醒与服务。
4.严格家访制度。学校规定新接班的班主任要在一学年内学生家访不少于一次,连任班主任一学年家访人数不少于全班的1/2,搭班也要随同班主任一同对班级中的特殊学生进行家访。要求班主任对每次家访作以详细记录,学校通过家长问卷、学生座谈了解班主任和搭班的家访工作。家访情况与班主任、搭班年终考核挂钩。
5.设立家庭联系本。学校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家庭联系本,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在这本联系本上留言,互相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6.开设家长学校频道。学校在学校网站上开设了家长学校频道,把优秀家教论文等有关家长学校的内容一一上网发布,以便于家长及时了解信息,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教育好下一代。
7.设立各类信箱。为了使家长能对学校各方面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学校设立了校长信箱,及时与家长沟通,成为家校联系的桥梁之一。
四、活跃教学形式,指导家庭教育
1.举办不同类型的家长学校。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家长,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家长会,以提高家长学校的实效。
(1)新生家长会。每年新生报道时。我们下方由学校自己编制的《新生入学指导手册》,引导家长在暑假期间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新生入学后,我们都要举办新生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了解进入小学后孩子学习的基本要求和家长的基本要求,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知道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本学期我们还让家长们观摩了一年级新生学习准备期的展示活动,丰富多彩的阳光900秒活动及听课活动让家长们既了解了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又体会到一年级老师教育的辛苦,更知道了在家庭中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重要。每年家长学校召开之前,学校行政经过认真讨论,排出日期和专管人员,订好计划,作好安排并及时告知各位家长。我们要求老师能事先考虑到家长学校召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及要求家长们配合学校做好的哪些事,事先都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分。家长学校从学前教育指导开始,开学后每月一次,随时反馈学生入学后的情况,及时提醒家长调整家庭教育的策略,使指导贯穿于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整个过程中。
(2)一至五年级学生家长会。我们每学期都要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传授教育的方法,通报学校的工作,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加强对子女的教育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3)部分学生座谈会。学校中总有一定比例的问题学生,有行为习惯的,有学习困难的,还有身体素质较差的。为了做好转化工作,我们专门召开问题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们在座谈会上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问题形成的原因,交流方法,使家长以后更加愿意配合学校做好工作。
2.改革家庭教育指导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学兼优,希望他们出色、成才。这些想法正好与学校老师工作目标一致。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始终不能与学校工作协调一致,他们往往重知轻德,轻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一部分老师缺乏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学生个性特点,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家长学校重视与家长们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要求教师深入每个家庭实施因材施教,请家长参与和协助学校的各项活动,从而避免出现“双方目的相同而手段各异,造成受教育者茫然不知所措,最终收效甚微”的现象,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巨大潜力,我校采用的主要形式有:
(1)定期举办讲座。
每年我们邀请家庭教育专家来开设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教育、教学、孩子的生理、心理、行为养成等各个方面,同时向家长传授了如何做好家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主讲老师根据学校要求,编好讲稿,分层递进,由浅入深进行讲座。这些讲座深入浅出,深受家长的喜爱。
(2)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
学校把家长请进学校,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联接。邀请部分家长来校参加活动。开放日活动起到了四个促进作用,一是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每当开放日到来之时,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设计教案,都想在家长面前汇报一下自己的教学技艺,提高自己。通过家长对教学的评价,老师更了解怎样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促进了家长教育孩子责任感的不断强化。家长在课堂上看到自己的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都非常高兴。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阳光体育活动,感受孩童天真的同时,更感受家庭教育的重要。三是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学习。开放日活动振作了孩子们的精神,激起了努力学习的情趣,课堂上,人人积极思考,大胆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四是促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优化。开放日中家长通过座谈会、家长问卷传递了对学校、老师的感恩之情,让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从而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尊重和关心。
(3)开展家长接待咨询活动。
学期期末,学校还进行家长接待日活动,孩子的任课老师对学生家长分批进行交流。就如同专家会诊一样,有老师们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态度、习惯、心理表现、行为表现等情况,共同分析原因和发展前景,共同制定诊断性培养策略。这一活动大大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有效性,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4)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主题活动。
让家长了解学校在做些什么、学校在教育什么、学校是怎么教的,最佳的方法就是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主题活动中。为了使家长学校能够更好的引导家长,使之能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教育引导孩子,学会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我们要求家长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六一”庆祝活动、运动会、少先队队风纪展示等活动中都有家长们的身影。家长们参与学生活动之后,更好地了解了学校,了解了老师们。
(5)通过交流树立榜样。
我们还充分挖掘家长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请家长联系自身实际交流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这几年,我们不仅邀请学生家长做讲座,还组织家长互相交流在家长学校的学习体会,成功教育孩子后的心得。家长们通过互相学习,不断探讨,逐步提高育人的本领。
(6)携手社区共享双赢。
我校是一所公办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周围社区。所以加强与街道和社区学校的合作是我校一直以来的做法。
学校分管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导经常参加社区教育咨询会,为社区中的家长答疑解难。我们还选派有经验的教师为社区的家长做题为《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助孩子走好入学第一步》等讲座。这些交流帮助家长转变育人观念,使之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由学校主办的社区亲子活动更是让家长们亲身体验学校“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和社区在不断的合作中增加了解,为提高家长、社区居民的素质共同努力着。
这些年来,我们始终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力求家校互动,合力育人,我们通过加强家、校、社区的融合互动,注重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不断开创学校家庭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