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mu_02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小议教育的“以人为本”(

作者(来源):曹群    发布时间: 2009-04-30

 

一、对“教育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思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我们也应该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发展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常常去思考:教育是什么?教育的真谛在哪里?我觉得教育的真谛应该就在以人为本的坚守中吧。记得有一名著名的建筑师,他没有按照既定方案铺设辅道。而是让人沿着人工自然踩出的痕迹铺设人行道,因为这个建筑师知道对于建筑师来说,最好的设计,就是以人为本的设计;那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最好的教育,就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所有优秀的教师,都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他们热爱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因为他们他们懂得,教育的使命,就是让每个生命都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统一的那一个。

二:做法和成效:

去年下半年我校与原杜鹃园小学进行两校整合,原杜校的九个相对进城务工子女较多班级也编入了我校的平行班,我所教的两个二年级班,其中一个是原上师大一附小的班级,还有一个班的学生几乎全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我所教的科目是语文学科的拓展教材“语文综合学习”,这本教材知识的涵盖面较广,学好它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十分重视该学科的课堂教学。然而一个教时的课上下来,我发现两个平行班的教学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和其原有的知识储备都相差较大。在相同的时间里我无法将同样的知识内容进行传授,两个班的教学进度始终无法统一。在及时反思之后,我看到了自己——一名教师不该忽视的一个问题,外来务工子女他们和本地区的孩子在性格、行为习惯、学业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如果教师只是用一份教案去教各方面情况截然不同的两个班,教学效果不好,要责怪的只能是教师自己。有了这个指导思想,当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后,首先从修改自己的教案着手,努力做到一篇课文两种备课,备课备学生,关注到这两个平行班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努力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对于我的教学象,我则多方面地去了解他们,通过观察、平时课间的谈心、向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了解情况等渠道去摸清楚学生的生活背景,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然后思考:我该用哪些方法去展开教学,用哪些旧知识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哪些知识是进城务工子女尚未掌握的和尚未曾经历的;哪些又是该让所有的孩子们去自主发现、自我构建的。对于进城务工子女哪些地方需要教师更多的点拨和引导的。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在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的基础上撰写适合不同班级学生特点的教案。同时对于该学科的学科评价我亦有自己的思考,我觉得对于学生学业的评价绝不应仅仅是考试时的数据,而应是师生共度的学习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和收获。根据语文综合学习课的特点,我更关注在该学科教学中突出“综合”这一点,我强化学生课前的预习,在每次新课之前,我会布置较多和该课内容相关或类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搜集资料。同时在课堂上通过生生、师生间的交流辐射更多知识内容,使原本单薄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厚实了,更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和体现。根据孩子们准备、发言交流的表现,我积极地对他们作出评价,我发现孩子们在受到鼓励或表扬之后,那种获得赞许和初步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情绪在一次次被强化后,激发起了他们更强烈的一种继续追求得到赞扬的需求,激励其不断取得进步的愿望,尤其是那些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们。我想这才是最值得老师作出的一种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是必须和最有意义的。

三、进一步的思考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观点的学习让我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适合学生发展的才是最好的”这一理念,鞭策我们要不断钻研教材,更多地了解孩子们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教案,同时提高对实施学生评价机制的认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促进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绝不该仅是捧上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而应是捧出一个个生动、活泼、乐意主动发展、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