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mu_02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4-4-13-37】2017学年青训班《问题的开始——教育实证的原理与选题》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 2018-01-10

问题的开始——教育实证研究的原理与选题

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钱婧倩

 

《如何进行教育实证研究?》是一个系列性的、交流性的讲座,它的蓝本来自于徐教院开展的科研实证研究班的学习内容。本学期总共分为四次,每次讲座占时10分钟左右,分别讲述教育实证的原理与选题、文献综述的撰写、教育实证的普遍方法以及教育研究课题申请书的生成。从以上可见,教育实证研究实质上是一个过程,课题的申报书是在基于选题、文献研究、方法检验的基础上产生的。

本次就教育实证研究的原理与选题进行交流,通过这次的交流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四个问题:什么是科研?教育研究的特征是什么?教育研究为何重要?教育研究的起点在哪?

 

一、什么是科研?

在此先对已个误区的加以澄清:科研等于一直写文章。

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误区,几乎所有老师听闻做科研往往将其等同于一直写文章,实则非然。科研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文章”是建立在研究过程中经验的积累以及成果产出的基础之上,主要以经验总结与成果的形式出现,因此在做科研过程中并非一直在写文章。相反,当我们能够顺利的为自己的一个研究写出文章的时候,恰恰是本次研究成功的一个里程性标志。

研究的本意是为了某个目的收集数据(现象)和分析数据(现象)的过程,简言之,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寻找方法,或者为了验证某个还未被发现的事实搜集证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科学方法的使用。此处的科学,没有学科界限,它是指一种基于实际证据的研究。因此,科学研究也被作为实证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特征是什么?

基于对科研的理解,也需明确当前的教育研究要求是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可验证性、解释性、经验性、逻辑性和怀疑的态度这些特征。

1、客观性。对研究的对象,大多数为学生,产生的现象抱有无偏见、不主观臆断的态度,以保证最后所得数据或者现象的真实性。例如,当数学老师研究三单设计或者自然老师研究实验作业单的设计对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效度时,不能光看到成效好的学生而将其它成效不好的学生样本弃之不顾,这将使研究缺乏科学性没有实证性。

2、精确性。用精确的、专业性的语言传达准确的含义。使研究的内容能够被他人重复使用,尤其是在课题组中,个人对某方位研究的记录会影响其他需要使用这项研究的人的成效。

3、可验证性。研究的结果在随后的研究中能够被证实和修正。根据最初的研究目的,研究结果能够通过不同的方法被验证。例如,实验作业单的使用成效,在全校的抽样调查学生实验能力中能够显示其成效,在徐汇区组织的抽样调查中也能够显示它的成效。

4、解释性。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将复杂的描述归为简洁的解释。科研是一个解释的过程,是在众多现象与数据中总结规律的过程,所以最终的解释务必是一个简单的判断性话语,例如“挫折导致攻击行为”。

5、经验主义。研究中中断个人信仰,尊重数据,甚至用数据改变自身错误的信仰。若再研究中不能尊重数据,那对研究是致命的,一切都将失去科学性,不存在科研。

6、逻辑推理。所有的研究都要求具有逻辑推理。推理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对现象到本质的一个预判,也是研究方向的初步引导。

7、怀疑的态度。研究者需要持怀疑和批判的观点,这样可以确保研究设计和研究分析中的不足及问题不会严重地影响研究结果,今儿避免产生不同的结论。

 

三、教育研究为何重要?

第一,教育者在不断尝试理解教育过程,并作出专业的决策。这些决策在对学生会产生及时和长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有些正面有些负面,有些随时代改变而改变,只有不断的研究与修正才能获得最有效的工作方式,获得最好的成效。

第二,研究的过程是自身成长的过程。在教育研究中,我们通过研究指导自身的决策能力,提高对课堂的认识度,是自己的专业获得成长。

 

四、教育研究的起点在哪?

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为:1、提出能够进行以经验为主的研究的重要问题;2、将研究与相关的理论或概念框架相结合;3、采用能够对研究问题进行直接研究的方法;4、提供连贯明确的推理链;5、重复性研究、推广或扩大研究成果;6、公布研究信息,鼓励专业的审查和批评。

在这个过程中可见,教育研究的起点在于问题的产生,并且这个问题需要相当的质量。实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并且已经进行研究。问题的来源可以有几种,介绍最常出现的三种:

1、日常生活。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做出决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比如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或者选择维护课堂秩序的方式。在这个中间你会发现学生反映的不同,这些经历就能转化为研究问题,比如为何一些学生成效不好?如何提高?又或者造成学生反应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实践问题。问题来自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比如学生的课堂几率问题,教科书的选择问题,评价问题等等。

3、阅读文章。已经研究过的文献是问题的另一来源,尽管文献来自成熟的研究,但是每一种研究都具有研究者忽视的或者想隐藏的漏洞,在阅读时,可以发现其中你认为值得推敲的点进行提问,结合自身的实践建立选题。

最终,将你需要解决、面临的问题进行罗列筛选,形成自己的选题。

 

五、本次任务:

    观察自身的日常教学,用以上三种方式找到自身在教学中遇到的最需解决的问题,并用语句(不超过3句话)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