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学校注重提升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校园用语用字规范。学校有设立推普员,教师们能做到坚持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教师教学语言文字规范,语言文字测试达标,学校多次获得“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称号。
2、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典型示范、双向协商、分层分类发展目标导向等方式引导教师学会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分析“现实的我”,从“发展目标、行动计划、外部支持等方面规划“理想的我”,从而找到职业发展的“系留点”,克服职业倦态,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市、区“十三五”培训要求,学校以“为师有道”教师观和“持志、谦德、博学、精业、尚巧”教师培养目标为指引,积极打造富有校本特色的“师道课程”,设计和研发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课程主题和具体科目,以促进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同步提高。目前,学校有上海市特级校长1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区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区学科中心组成员7人、校骨干教师(班主任)21人。
3、学校重视各类教师队伍的培养。依托徐汇区“十三五”高级教师专项研修“十八学分”管理模块,引导高级教师积极开展课题(项目)研究、开发面向教师或学生的课程、进行导师带教、撰写论文论著,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骨干教师队伍素养,发挥骨干教师在学科领域的带头作用,助其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学校制定《骨干教师培养管理办法》,要求骨干教师主动承担学校综合改革项目,如校本课程研发等,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促使其率先垂范,引领辐射。学校每学期对班主任、教研组长开展有专题、有针对的岗位培训,要求教研组长在“精业篇”课程设计与运作中实现角色转型和专业提升,要求班主任在培训中学会自我总结经验,编辑“班务管理”手册,成为未来新班主任的培训教材。对于校内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培训班,以“尽心尽力,让我们共同优秀”为校青训班口号,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情怀和核心素养”为青训班宗旨,以“任务驱动和专题研讨”为青训班特征,以“关注前瞻性、操作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为青训班价值追求,通过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学校综合改革项目,让青年教师成为学校项目研究的“动力群”,由分管行政或骨干教师深入指导,帮助青年教师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从而发挥先行先试、示范操作、分享全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