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mu_02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在化茧成蝶的路上——高菊老师在青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 2015-12-16

盼着盼着,暑假终于来了。一年的时光疏忽而逝,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总觉得这一年的路走得有些艰难,因为这一路走来,就像化茧成蝶的过程,在不断痛苦挣扎着,虽然现在还没有变成蝴蝶,但我的内心正不断变得强大起来,觉得浑身充满正能量,非常有信心、有勇气面对今后将会遇到的各类难题。

回想起这段不可思议的日子,我的嘴角竟然会不自觉地上扬,现在再回头去审视这一年,我一点也不觉得苦,反而为自己能得到这么多机会锻炼而感激。如果问我是什么支持我坚持下来,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是校长大人的话语。

其实,说来大家可能不相信,校长和我的交流——时间超过三分钟的谈话只有五次左右。三次是和评选育人奖有关的,校长总是在我彷徨的时候,用一句话解决我所有的困惑。让我能够在最最痛苦、最最无助的时候沉下来,寻找到自己的初心。

第一次谈话是在三年前,得知学校推选我去参加育人奖评选时,我很没有信心,对校长说:我真的真的觉得周围比我优秀比我出色的班主任有很多,让我代表全体班主任去参加这个重要的奖项评比,我受之有愧,怕完成不了任务。校长严肃地看着我,肯定地说:推选你去,就是大家对你的认可。学校把大家认为最好的老师推选了出去。我们觉得你可以。这次谈话是在走廊里面,简短地说完这番话,校长头也不回地走了,留给我一颗定心丸,让我找到了自信。

结果第一次参加育人奖没有任何结果。我真的很愧疚,看到学校领导都恨不得躲着走,因为我觉得对不起学校,浪费了那么好的一个机会。如果这次推选的是别的班主任,胜算的机会会更多。可能校长也看出了我的心情低落。即时通上留给我一句话:学校认为把最好的老师推选出去了,结果并不重要。

第二年又是育人奖评选之前。校长说今年还是推选你去参加。我的心情特别矛盾复杂。我柔弱的外表下其实有颗不服输的心。我相信在坐的每位青年教师都有这样一颗不愿意轻易低头的心。但是我又担心自己能力有限,评不到而浪费学校的名额。校长这次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现在所做的事情就像在爬山,不断往上爬是很辛苦的过程,但是只有爬得高的人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你怎么样?接下来的路怎么走,你自己选择。琢磨着校长的话,我又一次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要努力往上爬,我要去山顶看最美的风景。

第二次育人奖评选的结果是提名奖,校长什么都没有和我说,我知道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满意,奋斗的路还会很长。

第三年,还是评选育人奖的时候。校长抛给我一个问题:你要想清楚你的定位,究竟是学校要你发展,还是你要自我发展。这个时候的我,不用多做考虑就完全可以肯定自己的初心:我——要自我发展。

自我发展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因为这一年来,秦红名师工作室、班主任高研班、品社新苗杯比赛、育人奖评选等活动同步进行着,与此同时,不仅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甚至还要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我问自己:外出培训吸收了那么多的理论知识方法等等,怎么可以不体现在工作中呢?一开始面对这么多事情时,说不焦虑,那是假的,当最初碰到一周要外出培训活动四次的时候,有点欲哭无泪、几乎要崩溃。当连续几次每周外出培训三次的时候,也曾抓狂过,非常害怕这样的日子熬不过去。在参加一轮轮笔试、面试答辩时,也曾缺乏信心,心里没底,也曾找不到坚持下去的理由。但当经历过这些曾经以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后,我发现每每回忆整个过程,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并不是每周奔波劳碌忙于还课的辛苦、也并不是熬夜复习整理资料设计教案的煎熬。而是校长给我说的故事——破茧成蝶。

有个人发现一个已裂开一条缝的茧,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蝴蝶必须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把翅膀练强壮了,再破茧而出,才能飞得起来,省去了脱茧过程看似为其免除了痛苦,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每到忙不过来、遇到困难、灰心丧气、累到不行的时候,我就再回味一下这个故事,鼓励自己:要想变成美丽的蝴蝶,最关键的是这个破茧而出的过程,不能依靠别人,唯有自己逼迫自己努力。

记得新苗杯评比和育人奖开课面试的时间都挺接近的,校长总会细心地在我开课或者面试前即时通我一句话: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有了校长的这句话,我觉得心里的压力小了很多,不再那么介意比赛的结果会是什么,而是完全融入活动中,去享受参加比赛的全过程。

举例来说吧:品社新苗杯比赛的初赛是笔试,首先考核参赛老师对三到五年级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一个月中,我翻阅整理了从来不熟悉的6本教材,像回到学生时代一样划重点、归纳整理知识点,反复记忆背诵。虽然不知道是否能顺利通过笔试,但我想到了校长说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想我的努力不能只是嘴巴上说说,我的努力就要做出努力的样子来。我也明白,我努力去背诵记忆的这些知识点也终将储存在我的大脑里,是对我有益的东西,能够帮助我努力钻出自己茧。顺利通过笔试关之后,我开始制作教学课件。以前一遇到问题就要求助师和孙老师,但是这次时间特别紧,我要先把教学思路理顺之后再不断调整课件,而且关键是我不能像寄生虫一样永远依附着强大的人啊,于是我逼着自己去掌握视频剪辑的方法。当我反复尝试,终于能够成功剪辑出我需要的视频片段时,我真的体会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句话的含义。

回首新苗杯的参赛过程,我发现我突破了自我,我的内驱力更强了,我变得更有自信,内心柔韧了很多。

在这短短的一年中,在秦红老师的指导下,在张鲁川老师的引领下,我聆听了近二十场不同领域、精彩的报告,学习了近三十多节不同风格的课堂教学形式,和伙伴们共同研讨了十五节研讨课,完成了多次的交流作业、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培训活动中有太多细微的感动和幸福是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接下来我就从自己记忆中最温暖的角落里撷取几个细节,让它们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烁些许动人的光彩吧!

   犹记学术节品社工作室那三场主题活动,哪一场不是忙碌着、分享着、收获着……

第一次学术节的展示活动,可以说这是工作室所有学员的第一次亮相,我们紧张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从完成交流初稿,到经过筛选相关内容进行合并串联,再到精改精修,推敲到每个词,每个字,乃至每个标点符号,最后到制作媒体,论坛与展示相配合。可以说几易其稿,工作日的晚上和周末加班是常事。吴维屏教授,张振芝老师都极细致、极耐心地对我们进行辅导,我们的导师秦老师更是不放过一个细节,不断提出修改意见进行比较。在反反复复指导、磨砺中,我和我身边的伙伴们都展现出了最率真的一面,自身能力在提高的同时,也成功地展现了自我。

备战“育人求特色·追求有效共展”这一主题的展示活动中,活动丰富,人人有分工。刚开始制作“数字故事”时,我一头雾水,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老师四处为我搜集相关的资料,寻找可借助的力量,在组员的共同帮助下,我完成了数字故事的初稿。专家张老师逐页、逐句地为我修改,老师连着几个晚上在电话中指导我语句的表述及内容的修改……在逐步修改中,最终呈现出工作室全体成员不断转变教育理念,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勇于尝试教学实践,获得信息助推学科的有效经验,以及有效提升育人价值的历程。

犹记第三次展示活动中,那一节节翻来覆去的研讨课,在磨课的实践中,痛苦着,坚定着,成长着……

当每位学员带着自己精心的备课,来到各位专家面前,这些大“家长”可是要求非常严格的,“催逼”我们好好研究课标,“催逼”我们反复修改教学环节,“催逼”我们该具备什么样的教态去表达……我紧紧抓住这些宝贵的学习机会,甚至拿着录音笔记录下了每一句话,便于回去好好消化。这些大“家长”又是很慈爱的,从来听不到他们严厉地批评谁,听到的永远是忠恳的建议,出奇的好点子,让我们在这一次次的磨课中,成长着。教授曾经说过:“喜欢工作室学员研讨的氛围,不矫揉造作,都很真实……”的确,每节课后,大家都会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观点,从中认识不足,汲取经验,但这又何尝不是“大家长”们为我们营造的轻松氛围,为我们树立的认真做事,勤恳工作的榜样影响呢?每一次磨课的过程都是痛苦的,映象最深的是在上海小学执教公开课《我的名字》前,老师每天发短信给我,要求我熟练背出教案,每天脱稿之后操作pad五遍。当时有些伤心,不理解,纳闷老师怎么这么不放心我,不相信我的能力,一直用连环夺命拷的方式让我背诵教案。执教公开课当天,老师说:你们开课,我比你们还要紧张。看着老师坐立不安的样子,我体会到的是导师诚挚的爱。就要上场了,老师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说:放轻松高菊,你行的。公开课之后的体会是甜蜜的,再后来的成长更是坚实、笃定的。后来这堂课在全国电子白板评比课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借用自己在一次学期总结的话说:“课堂泛舟,我不仅在理念上收获颇丰,更重要的是在学员们翻来覆去地揣摩实践中,在彼此的交流借鉴下,我无痕地成长着”。

在名师工作室和班主任高研班的学习时间里,我走过了一条丰富多彩而又收益良多的道路,比起得奖、晋级这些有形的进步,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于品社学科甚至于整个人生都有了更深的思考,而这份思考,将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最近非常喜欢纪伯伦关于友情的这样一句话: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回首经历的这一切,除了收获了知识能力之外,我更珍惜的是在困难时扶持我的办公室姐妹、搭班的周老师、老师,给我后勤保障的老师、老师、老师、分管的领导包教导、安校长、两位曹校长,还有始终关注我,对我有求必应的费老师。想到每个帮助我的老师,内心特别温暖,也更加有动力了。在这里还想分享一个小情节:老师曾经在帮我想主题班会结束语时,错把洗面奶当作牙膏来刷牙。类似这样感动人的故事,在我身边始终发生着。同事们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问候、每一声加油,都让我不断在坚定自己的信念:我要努力挣扎着破茧成蝶。

最后用这样一句话结束今天和大家的交流,要相信:梦里能到达的地方,总有一天,脚步也能到达。

期待我们都能破茧成蝶,成为翩翩起舞的蝴蝶,飞向属于我们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