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mu_02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朴实的课,不一样的感受

作者(来源):教导处    发布时间: 2009-12-20

                                                    朴实的课,不一样的感受

      来自上师大和来自江苏徐州的全国知名语文特级教师徐鹄老师和于永正老师给我们上师大一附小的孩子们上课啦!这个信息一传达,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兴奋地期盼着。
      今天我们满足了!本周一和周三下午,上师大一附小的四(1)和五(1)班的孩子们分别接受了这两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作文指导,孩子们带着欣喜走进会场,带着满满的自信与感激走出会场。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我谓实际作文,皆有所为而发,如作书信、草报告,乃至因事陈其所见,对敌斥其谬妄……言各有定,词不徒作。”徐老师就非常赞同这样的说法,他觉得作文讲究实用,作文是生活的需要,是一种生存的方式。因此,徐老师强调自己教作文提倡多向思维,喜欢精心组织活动,让孩子们有话想说,有话想写。整堂作文指导课,徐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有意无意地用各种方法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和蔼可亲地评价,对孩子们的种种鼓励,使他们大胆交流、参与互动,他关注着孩子们的读写姿势、默读速度,无处不渗透着学科德育。
      叶老还说过:“所谓善写,非为饰美,务切实用,工作所需,生活所遇,咸能畅达,斯为善矣。”于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就体现了这些特征。于老师的课和徐老师的课都是那样朴实,循循善诱。于老师教孩子们“关注小事,把小事写‘大’;关注细节,把细节写细”。他邀请学生朗读例文,与他共同表演教育场景,朗读学生自己的作文时,都是那样和气,充满着鼓励。他用心倾听孩子们的发言,不断地从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结尾、一次前后呼应中让每一个孩子发现了自己潜能,激发孩子们的写作热情。一堂课如同拉家常,举重若轻地让孩子们掌握了写作的要领,又神奇地让孩子们的写作速度突飞猛进。
     听课老师们无不佩服于两位特级教师的教学技巧,更钦佩于他们对学生满腔的爱意。五(1)的朱静如在课堂结束前,饱含感情,真诚地说:“谢谢您,于老师!”这一声简单的感谢,却抒发了孩子们多少感恩之情啊!

                                                                                                               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