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第二学期上师大一附小英语教研组小结
2009年6月24日
上师大一附小英语教研组是一个积极向上、不断创新、团结协作的集体,我们拥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同时也拥有朝气蓬勃,在工作中充满热情,有冲劲、有韧劲的年轻人。本学期,我们的教研工作在反思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以“二期课改”新理念为支撑,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抓手,开展了《主题式英语教研活动策划与设计》的课题研究,该课题现已批准为上海市教委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的子课题。现小结如下:
一、以主题教研形式,促有效活动
本学期我们的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主题,分别设计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渗透;教学目标有效制定;教学目标有效体现之一Post task设计;教学目标有效体现之二While task设计和教学目标有效体现之三Assignment设计这五个主题,此五个主题落实在每个月中进行。每月主题分别由五个备课组承担和主持,每次的教研组活动,各备课组都精心组织大家进行相关主题理论的学习,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和反思。
如:一年级备课组“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效渗透”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在过程实施的设计中,他们首先根据教研主题,确定课例,然后收集材料,学习理论,再进行交流研讨,集体备课,组内上课、听课,课堂评议,反思后再第二次上课听课,课堂评议。老师们紧紧围绕着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有效渗透展开。三次研讨活动建立在三个不同的层面,反复的过程使不同个体的知识与能力在探讨、分享中得以提升,研究的主题一次次得到深化。通过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开展,大家深深感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应该是无痕的,学科老师也应该拥有大德育观,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知识,更学会做人。
主题式教研活动,增强了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老师在围绕主题在横向交流中获得最大的收获,让研讨有了更广泛的内容和价值。
二、以“五步十问”方法,促教学质量
围绕教学常规,如何“增效减负,提高教学有效性”?开学初,学校重点强调了“五步十问”法。我组首先在第二周的教研活动时间内组织大家深入学习,并结合英语学科特点逐一对这五步十问进行专题研讨,最终达成共识,推出英语学科五步十问的具体方案:1、备课:要求体现三维目标。特别注意学科德育,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思考能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过程,并用红笔标注。课后即时进行二次备课。反思时要再次关注课堂教学是否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上课: 注重倾听习惯的培养,重点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课堂,个别或小组朗读时其余学生不出声跟读。同时教师要清楚知道每个教学环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与相互之间的联系。3、作业:做到作业关口前移,真正落实“增效减负”。 4、辅导: 设定近期发展目标,培养学习自信心。5、考试:出好周练卷,做到从结果中寻找教学问题,从教师教法上解决问题。之后,我组每位成员就其中的一点有感而发,谈了自己对这十问的理解和自己预设的具体做法,我们英语教研组老师写的所有的文章均在支部“增效减负”专栏里布置了出来。
学习和方案的制定都是为了能更好的引导教师自觉思考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努力在工作中贯彻好五步十问法。本学期,我们分阶段进行专题研讨,大家就教学中的五步十问的操作写了教学随笔,在精彩十分钟讲坛上我组先后有陆敏、金伟军等四位老师就《培养一个“倾听”的课堂》、《作业关口前移,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等五步十问的不同方面进行了交流。
我们用这个方法,将这五步在活动中放大和聚焦到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上,以此稳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三、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促教学效率提高
学校教学资源包括备课资源、教学设计、作业资源、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等很多方面。如果每个老师要自己将每个资源都建设好,那她就会埋没在建设中,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在教育教学上进行思考了,因而本学期我们英语组继续进行资源共享的建设,将资源建设分成若干内容,如:课件、教案、练习设计、周练卷、测验卷等,每个备课组内的组员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相关的板块内容,在《教学指南》目标下完成,并在开学前拷贝给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其他组员在资源共享后,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在牛津教材整合若干单词后,西校的班级可能会整合进一、二个,东校的班级可能就会整合进三、四个,力争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获得。
团队合作,老师在建设学科资源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提高的过程,真正做到了潜下心来钻研教材,整合内容,修改设计,最终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以教师竞赛活动,促教学能力
良好的语音语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要发挥在语音学习上的优势,老师的语音纯正是最基本的前提之一。为此,本学期举办朗读基本功的口语比赛,旨在提高我校英语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以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期初,我们组织了五十周岁以下的教师进行语音语调培训;期末,我们又在组内开展英语教师朗读基本功比赛。比赛以三十岁为界,分成两组,朗读《Spring festival》等短文,并回答文中相关问题,为公平其间,我们邀请了区教育学院教研室施嘉平主任和曹校长共同打分,最终选出了六位获奖教师。
五、以各项活动组织,促学生全面发展
语言的学习最终的目的是运用,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在非母语的环境中学好英语,我们应该为她们营造一些良好的语言环境。本学期,我们继续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有更多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机会,让英语真正成为交流的纽带。
1、与教材配套的“儿歌诵读”的教学整合研究,结合本年段语言知识罗列出相关儿歌内容,要求一、二年级2周完成一首儿歌的教学,三—五年级3周完成一首儿歌的教学,期末,作为口试的一部分。儿歌琅琅上口,深受学生的喜欢,通过不断积累,学生的词汇量大了,对儿歌学习的兴趣也更浓了。
2、结合迎世博工作,组织了三—五年级学生参加迎世博英语漫画比赛,还利用每周一午间英语广播时间开设“迎世博,学礼仪”的英语学习,学校针对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利用每周的拓展课,进行《迎世博 学礼仪》的学习,并积极参与到徐汇区迎世博300天英语竞赛活动,最终在四、五年级组内挑选出五名学生参加徐汇区的迎世博小品比赛。各式“迎世博”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能力,也在活动中学习到了许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深受学生的欢迎!更让大家高兴的是徐汇有线电视台对迎世博的系列活动还进行了采访报道,让我们的活动走出校园,走向上海!
3、继续以书信形式,与加拿大姐妹校Glove Maple School的学生互动交流,在增进两校间友谊的同时,使我校学生对加拿大的民俗风情有所了解,也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期末结合校小博士节,每个年级分别设计出适合自己年龄段学生的竞赛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英语的学习能力,促全面发展。
4、开学初学校联系了加拿大Jazz英语教育机构的8位外籍教师。给四、五年级12个班级上了12堂精彩的英语课。纯正的语音语调、幽默的动作,微笑的神情,不拘一格的形式,外教以各种贴近孩子生活的情境,自然地引出教学内容,马蹄型、秧田型的座位分布,让孩子置身其中,在游戏中、在欢笑中、在体验中轻松地学习、掌握所学知识。
七、取得的成绩:
1.2009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
低年级组:三等奖 三3 成矣 三7 刘东波
四年级组:一等奖: 四4 张驰
二等奖: 四3 周沈桓 四5 戴寒碧 郑思怡
三等奖: 四1 范晨玮
四3 高瑞词 陈鹏宇 徐轶喆
四4 孔祥煜 申悠
四5 祝天呈 郑思怡
五年级组:一等奖:五1 马宇恒
三等奖:五1 费天一
2. 在上海市第六届“上外双语”杯小学生科普英语竞赛中
高年级组A组 二等奖: 四1 汪奕安获
三等奖: 五4 李 享获
3. 在徐汇区第六届小学生科普英语竞赛中
荣获 团体特等奖
低年级组:特等奖: 二3 王祎晨
二等奖: 三3 柳亦洲 二3 王祎晓
三等奖: 二4杨晓辉 二6 裘晓岚 三2 蔡伟俊
三4 王文涛 三5 马宇洁 三5 李遇飞
三6林晴媛 三6 肖于清 三7 刘东波
高年级组:一等奖: 四1 汪奕安
二等奖: 四2 阮辰阳 四4 申 悠
四3 高瑞词 陈鹏宇 五4 孙雨欣
三等奖: 四1 竺铭宁 四3 郑维祺 四4 孔祥煜
四5 戴寒碧 五1 费天一 五1 马宇恒
五1 葛泓钰 五2 姜卜元 五2 童嘉源
五4 李 享 五5 柳士俊 五5 朱 韬
五5 傅靖荃 五6 杨笑陶
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我们也清楚的知道荣誉是代表过去的,在工作中有些地方还需要我们不断调整:
1.如何提高资源库使用效率
2.不同课型的研究
3.一年级阅读校本教材的开发
下学期我们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使教研活动更好地为促进教育教学服务,将各项工作完成地更为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