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们五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在校教导处的直接指导下,按期初制订的工作计划稳步开展工作,并得以全面实施。回顾全期的教研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默默耕耘,坚守岗位
有人把老师比作“园丁”,辛勤地浇灌“花朵”,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别人,烧尽自己,而我则更喜欢把老师比作茫茫田野中的“萤火虫”。虽然它发出的光是那样的微弱,但是却能指引前进的方向;虽然它发出的光不是那么艳丽,可是在黑暗的田野中,它却是最美的;虽然它发出的光是那么不起眼,却是一盏导航灯。
我们组的黄菊妹老师无论在语文教师岗位上,还是教学教导岗位上,都用一颗平和的、平常的、善良的、为别人着想的心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她工作虽然繁忙,但是每天早晨都能看见她准时到班级中为学生辅导功课,中午一吃完饭,就来到教室补差补缺,放学后,不计较时间为学习落后的学生补课;郁玲珠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她一心扑在学生的身上,近段时间郁老师的母亲身体一直很不好,但是郁老师克服困难,没有请过一天假,坚守在教学岗位上;范海容老师是我们年级组较年轻的一位语文老师,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激励学生开拓视野,使班级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林莉萍老师为了上好公开课,反复试教,多次修改教案,成功的上了一节校研究课,并获得了朱老师和其她老师的好评;糜佳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她对于班级中的特殊学生,总是耐心细致的教育,当学生有进步的时候,糜老师及时地鼓励,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慢慢跟上班级的步伐。
二、教研活动深入扎实
我们教研组始终坚持每周一次语文教研。每次的会议做到有内容,有主题。为了迎接区监控,学期伊始我们加大了作文指导力度,不仅增加了篇幅,还提高了质量。具体做法如下:做前我们重在引导学生开拓视野,打开思路,从日常生活和学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中选取各种相关的材料;做后讲评重在表现方式比较,语言表达的流畅,篇章结构的安排等方面下工夫,精选一、两篇讲评,组织学生互相点评,互相学习,使学生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提高选择材料,布局谋篇的能力。在迎接区全面质量监控期间,我们6位教师聚在一起特别进行了一次教学探讨活动,根据区的要求,狠抓基础,特别是默写部分,默写的量十分大,不仅有词语、古诗、名言,还有第一课的全文内容和第十课的4、8小节,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我们设计了“蚂蚁搬家”式的方法让学生牢牢的掌握并巩固所要默写的内容,除此之外,我们通过探讨整合、归类设计了:近义词、反义词、修辞方法、改写句子、缩句、填关联词语、转述、修改病句等复习内容。虽然我们不知道这次监控的最终结果,但是我们全组老师为学校的品牌效应而尽心尽力地努力着。
十二月,我教研组开展三课两反思的研究活动。我们年级组的老师拧成一股绳,大家群策群力,在教研活动中,先确立上课内容,随后由执教老师说课,确定第一次教案,并进行组内试教,全组老师听课、评课,然后修改教案,由第二位执教老师说课、试教,确定教案后上校级研究课,在听取朱老师的评课意见后,最后由第三位老师执教。结束后,我们召开了总结活动,就本次研究课活动作了总结,与评析,指出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这样一堂举一反三的课真正使研究课达到融个人才智与集体智慧之中,也提高了我们自身的业务能力
在语文教研活动的同时,我们教研组还根据教学实际,交流本组的教研动态,教学困惑、教学心得,讨论解决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难点、疑点。
二、学科活动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本学期我们在开展学科活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组内的每位老师都承担了开课任务,其中校级课有11节;市级课有2节;在第五届小学生现场作文比赛中有3人获得一等奖,占全校一等奖人次的50%,有7人获得二等奖,占全校二等奖人次的77.78%,有4人获得三等奖,同时组内的6位老师都获得优秀指导奖。在徐汇区“龙华杯网络作文比赛”中一人获得一等奖。在“沪港杯现场作文比赛”中9人获得三等奖。
另外,本学期我们还开展了年级组的学科竞赛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年级组的学生人人参与,最后在激烈的竞赛中有1人获得一等奖,四人获得二等奖,五人获得三等奖,8人获得鼓励奖。
回顾本学期教研组工作,有令人欣慰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集体智慧改进教学,提升个人专业发展上;如何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等方面都未深入地进行研究与探索;这些存在的问题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