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mu_02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教学常规

作者(来源):教导处    发布时间: 2009-12-21

 徐汇教育的补充意见中有关教学方面的要求:
 1、加强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以提高各级各类的教育质量为关键,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质量观,进一步夯实教学的基础,确保合格率,提高平均分,关注优秀率。以实施学科高地建设工程为突破口,提升徐汇教育引领发展的水平。各级各类示范性学校都要结合学校特点,确定一至几门学科作为学科高地加强建设,鼓励和支持其他学校参与学科高地建设工程的活动。
2、深入推进“二期课改”。坚定不移地抓减负增效,认真执行课程计划,不随意加课,不大面积补课,消灭较差课,减少一般课,增加好课和较好课,确保体育课,上好实验课;积极探索学科德育的实践,把德育活动整合进课堂,以生命教育纲要为指导,加强和落实防灾安全等教育教学要求;总结推进多种形式的“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模式,探索课堂教学基本规律,促进教学策略改进。扎扎实实推进课程建设,加强对常态课的检查,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拓展课、研究课的建设,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落到实处。
     根据以上精神,我把我校今后一段时期的教学工作要求做一个梳理,让我们每个教师心中有数,知道如何操作,请做好记录:
一、教学流程管理
1、备课。各学科教师应按照学科备课要求认真备课。我们的要求是:教师在开学初应通读全册教材及教学参考,清楚本学科本年段本学期的学习重点、难点,教导处期初查备课时,首先要看一看你的教案第一页有没有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本学期本班的学生特点制定了学习总目标,每个单元分目标(为达到总目标而设立的分阶段目标,比如语文英语单元目标),每篇教案要详细,每一课或每一教学小阶段有精选的有效的练习设计,课外结合的阅读材料等等(技艺类也需要相应的课外阅读补充)。相信各位老师这一段时间都已在积极备课,因为大家已经养成了开学初至少有二星期备课余量的习惯,那么今天会议以后,希望各位老师再利用明后天按要求加以补充完善。
   
2、上课。要提高课堂效率,除了精心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外,还与老师的很多习惯、学生的很多习惯有密切关系。比如上课及时甚至早进教室的老师肯定更能尽早进入教学状态,教师一直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好习惯的班级也肯定更能把握每一分钟。所以希望老师们从自身的很多细小的教学行为上找找突破口,也从学生对文具、材料的准备和摆放上想想办法,把课堂效率切实提高起来。以后行政将加大随堂课的听取力度,我们会更注重教师进教室的时间、教学的紧凑度、学生的听课习惯、发言情况等。上次督导,上级领导对我们学校的评价很不错,但我们还需要更上一个层次,大面积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我们学校人人能上好课。
 
3、反思与听课。上课以后要及时反思,并作记录,以便下次再上同样的课就能有很大的改进。教师应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做好听课笔记。每位教师校内听课不少于六节,总量不少于十节。今年我们在优秀教研组的评选标准中特别强调“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日常教学要突出一个‘研’字”,还把以下两点作为“本学期优秀教研组的基本底线:(1)能在徐汇教育博客中记录平时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情况。(开课教案、反思、随笔、听课点评、科研开展情况等)(2)学期结束完成学期初制定的科研计划。”
    说到科研,我们希望老师们能多多与朱咏梅老师联系,得到她的指导,从细小处入手,特别是能积极的紧跟区里的科研项目、上师大的科研项目。今年区教育学院邀请我们参加一个博客建设的项目,我们各个教研组要全线参与;还有学科统整的科研项目,我们各学科已有几位老师在进行最初的统整指南的制作了,希望更多的老师积极参与;上师大基教处也邀请我们参加他们的一个科研项目。希望在这个学期结束时,我们各位老师都有一篇科研小论文集结到学校的论文集中,甚至出版。学校为各位老师搭建平台,希望老师们通过科研项目促进教学成效,也帮助自己能在专业发展上有成果。目前我们学校中高的名额有十几个,希望大家积极争取,升职称不仅对老师自己有利,也是在对学校作贡献。我们学校老师的学历层次早就达标,但就是因为没有中高级教师,缺乏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我们还不能申报“专业发展合格校”。但是相信通过我们各位老师的努力,2010年能达到这个目标。当然学校行政肯定大力支持,

4、作业与辅导、质量。作业要精炼适量,要轻负担、高质量。各教研组重新规范作业格式,教师批改格式。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特别是单元练习卷,以最快速度进行反馈、讲评和订正,研究好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听懂讲评,激励他们能做到事后100分。并能及时分析练习中薄弱点,跟进补救措施。确保合格率,我们这样的学校就应该争取100%合格,还要不断提高平均分,关注优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