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mu_02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校本拓展型课程(礼仪课堂)的开发与实践》成果摘要

作者(来源):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安 娜    发布时间: 2009-12-21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当今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往往具有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长辈,不善于和同伴合作等现象。学校里常常听到教师们反映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能与同伴和谐相处,这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对此学校深感开展礼仪教育的艰巨而紧迫,作为二期课改的实验学校,我们应该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综合素质方面有所突破,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在上海举行的2007年特奥会和2010的世博会。
      课程目标
      1.入学新生如何从幼儿园的宝宝角色尽快转化为学校学生的角色,和其他孩子一样成为在课堂中学习的主角。只有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2.在课堂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一起进行良好的礼仪教育,使教师和学生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构成温馨的班级氛围。
      3.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加强道德美感,形成学校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个性社会化,以尽早适应社会。
      研究思路
      1.将礼仪教材内容与我校学生一日常规相结合,充分体现了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2.开展礼仪教育的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形成温馨和谐校园文化。
      3.将礼仪教育与我校的节庆教育和传统节日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把在礼仪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在多次实践、体验最终化为行动。
      实施过程
      调查        制定计划         编写教材        探究实践
      (一)课程设置:
      2005年9月是校本拓展型课程的试行阶段,学校将“礼仪课堂”安排在校会和午会课上。经过一学期的试点后,于2006年下半年,正式开始在每周五的午会课,结合学校的节庆活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每个月安排一到二项内容,各班结合一学年的学习在学期结束前召开名为《礼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这样确保了每一个学年“礼仪课堂”拓展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二)营造礼仪教育氛围
      1.让校园内处处渗透礼仪教育内容。
      (1)把每月的礼仪教育的每一个方面的内容,如“进校礼仪”、“课间礼仪”、“上课礼仪”、“敬师礼仪”、 “赛场礼仪”等布置学校门厅的橱窗里,定时更换。(2)在教学大楼里处处有“温馨”提示语。(3)在教室的黑板报上开辟“礼仪角”,写上礼仪格言;教室门前表彰“各班礼仪之星”。
      2.设置校园礼仪岗。
      3.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宣讲礼仪知识,营造礼仪教育氛围。
      (三)开展礼仪认知教育活动
      1.认识礼仪的重要性(形成原动力)
      每周五的礼仪课堂上实施校本礼仪教材。我校礼仪教材包括二大方面:校园礼仪、生活礼仪。通过课堂上学习让学生系统地知道自己在礼仪习惯上具体应该怎么做。
      2.开展礼仪教育主题队会各班结合一学年的学习在学期结束前召开名为《礼在我心中》的主题班会。
      3.制定根据校本礼仪教材制定《上师大一附小一日常规》
      (四)开展礼仪教育实践活动
      1.结合我校每月节庆活动开展主体性实践活动。
      2.学科活动。各学科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礼仪行为教育,重点攻克学生课堂行为一关。
      3.课外实践活动。
      通过同学间互相帮助;观看演出;春游、秋游;假日小队活动,到德育基地、劳动基地活动;结合社会活动礼仪训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进生活礼仪,学习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进行关心他人、以礼相待、团结互助的行为训练。
      (五)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作用的发挥
      家庭与社会是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优势,我校采取了多种方式和手段,与家长、社区配合,利用学生不在学校的时间,对孩子的礼仪习惯进行培养。例如: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联系卡”,与家长随时保持联系,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矫正,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时召开家长会,进行经验交流。
      成果要点
      1.我校礼仪校本课程的自身特色。
开发礼仪教育校本课程是我校课题研究的需要,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修养要求,是知识经济浪潮中人们对文明的崇尚和追求,是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手段,为教师开展礼仪教育活动提供了一种可操作使用“工具”。 礼仪教材内容与我校的一日常规相结合,充分体现了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2.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关鸿羽说:“习惯培养需要训练”。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重视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任何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学生亲眼看、亲耳听、亲身实践,通过在多次体验中反复积累,最终把外在的行为表现真正内化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首先,学生在大量的主题活动中把在礼仪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在多次实践、体验最终化为行动。例如:在九月教师节中,学习敬师礼仪,围绕“用语言表示感谢,用行为表示尊重”的行动口号开展了“夸夸身边的党员老师”、“向辛勤耕耘的教师敬礼”及“敬师大论坛”等系列活动。以前,教师节曾一度成为学校的鲜花节、送礼节,但如今,我们学校的敬师节则真正成为学生体会敬师,懂得敬师的节日。在十月爱之节中学习升旗仪式的礼仪,学说礼貌用语;在十一月体育节中学习集会礼仪、赛场礼仪,孩子们在全校广播操比赛、运动会中实践了如何当文明观众,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赛出了精神面貌、赛出了纪律、赛出了文明礼仪。
      其次,我校礼仪教材内容与我校的一日常规相结合,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进两年来,我校学生的行规及学习习惯有了更明显的进步,在区的德育工作互查中,我校学生良好的行规,讲礼仪的风貌得到本区兄弟学校的领导的啧啧称赞;我校举行的几次大型实践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肯定;我校学生在春游活动中的举止文明还被《新民晚报》做了报道。
      3.教师自身素养的上升
      教师在活动中加强了自身的礼仪行为,班主任还能结合品德教科书设计行为训练和礼仪目标。老师们还在教研组活动互相交流养成经验,借鉴相互的教育策略。在课堂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一起进行良好的礼仪教育,使教师和学生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了平等、温馨的班级氛围。
      4.学校品牌的提升
      (1)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
      环境影响人,环境教育人,好的教育氛围可以塑造一个好的人才。“孟母三迁”,这个典型的故事,也是鲜为人知,古往今来有许多教育学者,都是特别强调环境的熏陶作用。我们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积极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布置。走廊、门厅布置了学生美术作品、优秀作文,教学大楼中温馨的提示语,例如:“今天,你为笑了吗?”、“在走廊中,请放轻你的脚步声”等都是出自于学生之手。教室里记录着学生进步、成长的脚印,这一切让我们的校园处处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气氛。
      (2)各种荣誉  
      我校近三年先后获得了“上海市雏鹰大队”、“上海市绿色学校”、“徐汇区文明单位” 、“全国‘双有’先进集体”、“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无烟学校” 、“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等称号。
      5.教师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变以往的重结果为重过程,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