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一附小
校级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申报人: 赵怡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合作者:
完成时间:从 2014.9——
到 2017.6
现状分析 |
1、 当今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心理学家班图拉认为: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过程,环境影响决定了那些潜在行为倾向可成为实际的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 现代教育学认为人的整体素质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合金”,其中环境影响和制约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水平。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与成功的关键,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因而,我们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构建、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班级人文环境与自然物质环境,挖掘蕴涵在其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德育影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3、 主要概念界定。 班级文化: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比如文艺学、天文、地理、教育、服饰等等。 班级文化,就是班级全体成员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用和行为准则。它与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一样有着自己的外延和内涵。 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 其次,它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全体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 第三,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系统工程,它的主体是学生。 班级文化是 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班级文化可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所谓硬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而软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包括各种班级规约,观念文化则是关于班级、学生、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制度和观念等引发出来,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 充满朝气的班级文化不但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 形成良好的品德, 塑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
研究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
主要解决什么问题,预期的效果是什么,对学生、对学校有什么作用等等,做较具体的阐述。 班级文化怎样与学校文化有效衔接? 通过怎样的手段来建立班级文化? 通过总结的操作手段是否能复制、推广班级文化? 我校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可操作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具体化。它应该是校园文化的延伸,也是对校园文化个性化的再创造。通过班级这个学校的基本单位,我想通过调查、研究、反馈、总结得到一套更为细致的理论指导下的操作手段。 |
|||||||||||||||||||||||||||
研究内容 |
从哪几方面入手? 1、问卷、访谈调查: 通过一系列方法,调查学生真实想法。了解班级文化现状。 2 资料收集,情报要求,找出核心问题。 3思考对策 |
|||||||||||||||||||||||||||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 品牌小队的创建。确立班级的总目标,由班主任和班级全体成员商量制定班级的奋斗目标和特色。要求各小队根据学校提供的资源,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命名好适合并能凸显本班特色的小队名称,在品牌班级创建的总目标提出来之后制订本小队的各阶段奋斗目标、队徽、小队名言等。 2、 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竞争机制,主要通过评比各种“先进、优秀”等并形成制度。这保证了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的有序性、稳定性及持续性,又激发了学生的成长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格,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完善提高自我素质的自觉性。 3、 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 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师生经过不懈努力想达到的最理想的班集体形式。正如俗语所说的,三人成虎,众志成城。舆论、班风的作用是巨大的。事实证明,集体的舆论越正确,班风越良好,就越能激促集体成员的责任感、荣誉感。班主任应不随意地批评某一个同学,每一件事情都力求调查清楚,正确地批评、表扬,树典型;让学生参与班风评比,让学生自己对一些“错”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认识,师生联系,办好宣传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舆论、良好的班风。 |
|||||||||||||||||||||||||||
研究方法 |
如: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用在什么地方加以说明与展开) 1调查法研究法:主要在研究初期,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了解班级同学、干部等对班级制度、舆论、学习氛围等真实看法。 2个案研究法:主要跟踪品牌小队建立、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辅以反思,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以孩子角度来思考问题。 3经验总结法:在研究总结阶段,通过对研究数据、案例的分析,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经验总结。 |
|||||||||||||||||||||||||||
研究步骤(具体写、要详细写) |
2014学年第一学期::准备阶段(具体写小点1、2、3、4、……) |
|||||||||||||||||||||||||||
研究时段 (从何时到何时) |
研究内容 |
主要工作 |
责任人分工 |
阶段性成果 |
||||||||||||||||||||||||
2014.9——2015.3 |
成立课题组 |
①搜集资料、布置任务。 ②讨论自己所要承担的子课题,并确定实施的设计方案 ③经过集体讨论,确定分工,形成开题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4学年第二学期::实践阶段(具体写小点1、2、3、4、……) |
||||||||||||||||||||||||||||
研究时段 (从何时到何时) |
研究内容 |
主要工作 |
责任人分工 |
阶段性成果 |
||||||||||||||||||||||||
2015.3——2015.6 |
,所在班级进行调查、归纳小结 |
|
|
|
||||||||||||||||||||||||
2015.6——2015.12 |
班级文化建设 |
|
|
|
||||||||||||||||||||||||
|
|
|
|
|
||||||||||||||||||||||||
|
|
|
|
|
||||||||||||||||||||||||
2015学年第一学期::实践阶段(具体写小点1、2、3、4、……) |
||||||||||||||||||||||||||||
研究时段 (从何时到何时) |
研究内容 |
主要工作 |
责任人分工 |
阶段性成果 |
||||||||||||||||||||||||
2015.12-2016.6月 |
进行阶段性自查,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 |
1进行阶段性自查, |
|
|
||||||||||||||||||||||||
|
|
2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 |
|
|
||||||||||||||||||||||||
|
|
3班内举办一次德育论坛活动 |
|
|
||||||||||||||||||||||||
|
|
|
|
|
||||||||||||||||||||||||
2015学年第二学期::实践阶段、中期论证阶段(具体写小点1、2、3、4、……) |
||||||||||||||||||||||||||||
研究时段 (从何时到何时) |
研究内容 |
主要工作 |
责任人分工 |
阶段性成果 |
||||||||||||||||||||||||
2016年6月 |
小组撰写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交流 |
小组撰写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
|
|
||||||||||||||||||||||||
|
|
进行班内交流 |
|
|
||||||||||||||||||||||||
|
|
|
|
|
||||||||||||||||||||||||
|
|
|
|
|
||||||||||||||||||||||||
2016学年第一学期::实践阶段(具体写小点1、2、3、4、……) |
||||||||||||||||||||||||||||
研究时段 (从何时到何时) |
研究内容 |
主要工作 |
责任人分工 |
阶段性成果 |
||||||||||||||||||||||||
2016年7月——2017,.1 |
撰写课题研究相关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6学年第二学期::总结汇报、成果推广阶段(具体写小点1、2、3、4、……) |
||||||||||||||||||||||||||||
研究时段 (从何时到何时) |
研究内容 |
主要工作 |
责任人分工 |
阶段性成果 |
||||||||||||||||||||||||
2017年1月——2017,.6 |
撰写课题研究相关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指导手册、教学指南、案例文本、论文、课程编制等等(可以嵌入到以上的研究步骤中)
|
||||||||||||||||||||||||||||
预计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