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mu_02
 
 

不能包含特殊字符
从:
到:
格式:YYYY-MM-DD
例如:2002-07-07
 
 
2015年校级课题申请( 谈 敏 )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 2016-01-06

 

上师大一附小

校级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小学英语中高年级PAD作业实践与研究初探

申报人:                        

任教学科:      英语              

任教年级:      三年级           

合作者:          杨蓓           

完成时间:  2014     9 

  2017     9 

 

 

现状分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教学的发展,学生的课后作业形式趋于多元化。众所周知,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赖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深化知识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作为语言类学习的起步阶段,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教师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规范性。传统的英语作业形式,偏重于让学生进行背诵、抄写或是默写。但是,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这种比较机械的、“一刀切”的作业模式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弊端。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对作业的兴趣。甚至将作业看成一种负担和任务。基于这样的现象,教师开始尝试与以往不同的作业方式。

PAD作业的出现,,恰恰可以弥补传统作业中不够“生动”或“有趣”的部分,让我们的课后作业“动起来”,让学生在更大的趣味性中学习,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满足他们的感官需求,让他们有更真实的语境体验等等,也给学生的学习反馈开启了另外一种模式。

 

 

研究目的

1. 增加反馈的形式

以往的作业,学生主要通过口头和笔头两种方式完成。作业的呈现形式也主要以背诵、表演、抄写等方式为主,而平板电脑完全打破了以往传统的作业方式,更多的偏重于欣赏、观察、点划、游戏闯关等方式来完成。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做题体验,完全不同的感受。而学生的反馈则也可以提供一些信息,来确定是否平板电脑上的作业更受老师欢迎。

2. 丰富作业的内容

     平板电脑中的作业,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难点来设计的,丰富了对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巩固。也能真正将学习任务的达成落到实处。

3.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平板电脑采用网上直接答题反馈,可以比较大幅度节省老师批阅和反馈的时间,也让学生在反复的答题解题中,监测自己的学习状况。

4. 让老师更多的钻研教材

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作业,就要求老师也需要根据教材,设计出更有趣味性的任务。让这种新的作业方式,既能提升学习的乐趣,又能真正将学习任务的达成落到实处。

 

 

研究的内容

1.研究学生的教材,分析知识要点,从而设计更加人性化、有趣味性的课后作业。

2. 根据学生反馈的反馈情况,随时调整习题的内容。

3.研究习题的贴切性和有效性,将反馈比较好的习题进行一定梳理和修订,形成习题集。从而让PAD的习题有一定的系统性。

4. 对比传统作业与PAD作业的异同,总结PAD作业的优势。

 

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如何设计出和教材内容相吻合,又有一定趣味性的习题。

2. 如何对比评估学生在传统作业和PAD作业上的成效。

 

研究方法

1、 调查研究法

a.      调查有关学生喜欢在平板电脑上喜欢的一些软件类型。

b.      调查学生家庭对学生使用PAD 作业的态度。

c.      调查学生对PAD作业的喜好程度。

d.      研究课后作业中适合PAD作业的部分。

e.      研究PAD作业后的反馈机制和改进措施等。

2、 文献研究法

3.  案例分析法

   对比传统作业与PAD作业的反馈情况,分析PAD作业中比较优势和需要改进之处。

研究步骤

2014学年第一学期:

准备阶段

1.      调查班级学生能够使用IPAD的总体人数,进行初步统计。

 

 

 

 

 

 

 

2.      在备课组内先展开研究,对哪些作业可以尝试用PAD进行初步的梳理和划分。

3.      上网搜集一些资料,总结PAD作业的类型和一些经验。

2014学年第二学期:

 

 

1. 联系相关软件公司,开始进行部分练习的导入。并开始在三年级组的一个班进行实验。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数据,对习题进行一定的调整,并就“错题反馈”等细节环节与公司进行商讨。

3.待习题和外部条件完善,则在三年级组内全面铺开。

2015学年第一学期:

 

1.      进行习题的修改和设计。并对一些主观题部分加以一定的调整,如增加“美文欣赏”等部分,拓宽PAD的使用方式。

2.      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和家长对PAD作业的想法和建议。

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中期论证,评估PAD作业的优势。

2016学年第一学期

1.教师根据教材重点和难点,开始自主设计更有意义、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作业。

2.总结和积累好的PAD作业内容。进行一定的系统梳理。

3.      反思PAD 作业的欠缺之处,不断改进并评估。

2016学年第二学期

1.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的中高年级PAD课后作业。

2.PAD作业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总结。

预期成果

1.形成一整套中高年级学习内容PAD题库。

2.总结PAD作业的优劣,形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