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一附小
校级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基于课标的低年级数学口头与游戏类综合作业的设计与教学研究
申报人: 黄培文
任教学科: 数学
任教年级: 一年级
合作者: 高明鸣
完成时间:从 2014.12
到 2015.01
现状分析 |
上海市教委明确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但是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仅靠新课的教学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有效的练习。所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练习是达到建构新知的必须途径。 基于这样的背景,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中小学新课程标准,将对低年级数学口头与游戏类综合作业进行设计并开展教学研究。 有效的口述类作业,会使学生的数学语言应用得日趋准确、广泛。游戏类作业和综合实践类作业反馈及时,要求孩子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题意理解、条件整理、问题解决、语言表达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学生在完成口头作业的同时,其实也知道了自己完成的效果如何,并能随时加以调整改进,这能极大地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算理、算法,也能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类作业易操作,便于检查反馈,适合低年级孩子需要直观感受才能理解知识的特点。特别适合一年级新生开学准备期的布置。 但在日常教学中,口头作业并没有发挥良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监管缺少措施,难以反馈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布置口头作业、游戏类作业时经常没想过如何检查反馈,学生接受到任务,总认为书面要给老师批阅,必须完成;而非书面作业不一定会检查,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对这些作业视若无睹,所以会出现不完成或者少完成。 由于口头作业,游戏类综合作业难以用书面来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对这些作业难以检查,不能像书面作业一样作出评价。且在数学学习上,也没有对学生的口头作业、口头表达能力作一明确要求,制定监管措施,导致教师更懒于对口头作业的布置与检查,从而丢失口头作业的良好作用。 第二:设计缺乏趣味,形式单一 平时,教师对口头作业的设计更偏向于对课时内容的巩固和练习上,如数一数(从1数到100,从100数到1,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背一背(1到9的乘法口诀),算一算(视算20题20以内的加减混合口算题)等等。学生对如此形式的口头作业缺乏兴趣,对不含有趣味性的口头作业只感觉是任务。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提出对小学低段数学的口头作业、游戏类作业进行有效设计的实践研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口头作业中练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第三、素材缺乏 传统作业以书面为主,因此配套的练习册、练习卷等都以书面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没有与教材配套的、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口头作业以及游戏类作业。 主要概念界定 口头作业:(区别于书面)是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具有一定目的指向性的,用口头语言的形式来完成的课外任务。 游戏类综合作业:游戏类综合作业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用游戏的形式,通过学生独立行为或者同学、家长的合作,使课堂教学内容达到熟练程度的一种短期的课外作业类型。 本文中的口头作业、游戏类综合作业是指需要家长支持的针对所学内容的需要口头表达出来的作业,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实践操作中完成。如说说你家有哪些物体,分别有多少?你是怎么数的?等等。 |
|||||
研究目的(解决什么问题) |
对于学生来说,用口头作业、游戏综合实践类作业代替数学书面作业。从而减轻低年级孩子的数学作业压力;通过作业的过程促进学生思想的发展,促使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对于学校来说,通过研究可以整理出一二年级课程中适合布置口头作业、或者游戏类综合实践的内容;并配上所有的评价表。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 主要解决的问题: 1、探索数学口头与游戏类作业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2、如何结合日常教学,布置口头作业、游戏类综合作业。 3、如何对这类作业进行合理的评价、进而提升作业的有效性。 |
|||||
研究内容 |
1、结合课标,研究口头与游戏类作业的功能及其要求 2、口头作业内容的设计以及素材的研究 3、对于这类作业的评价进行研究 |
|||||
解决的关键问题 |
通过口头作业、游戏类综合实践作业,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促使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使这类作业更好地成为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拓展。 |
|||||
研究方法 |
本课题研究在方法上主要以案例研究法为主,为课题研究作好准备。 |
|||||
研究步骤(具体写、要详细写) |
2014学年第一学期::准备阶段(具体写小点1、2、3、4、……) |
|||||
研究时段 (从何时到何时) |
研究内容 |
主要工作 |
责任人分工 |
阶段性成果 |
||
研究准备阶段 (2014.10-2014.12) |
学生口头作业、游戏类作业的设计 |
搜集资料,制定、论证课题实施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
黄培文 高明鸣 |
设计调查表,分析调查情况:A、调查学生口头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交流的情况;B、调查学生口头表达的障碍;C、调查学生对于口头作业的认同度。 |
||
|
|
|
|
|
||
|
|
|
|
|
||
|
|
|
|
|
||
2014学年第二学期::实践阶段(具体写小点1、2、3、4、……) |
||||||
研究时段 (从何时到何时) |
研究内容 |
主要工作 |
责任人分工 |
阶段性成果 |
||
研究准备阶段 (2015.01-2015.07) |
学生综合类实践作业的设计 |
搜集资料,制定、论证课题实施研究方案。 |
高明鸣 黄培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5学年第一学期::实践阶段(具体写小点1、2、3、4、……) |
||||||
研究时段 (从何时到何时) |
研究内容 |
主要工作 |
责任人分工 |
阶段性成果 |
||
研究实施阶段 (2015.09-2015.12) |
根据一年级数学书本上知识点的目标,梳理并设计具有可行性的口头作业、游戏类作业。 |
参阅教参、课标等学习有关资料文献,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以及文章的撰写 |
黄培文 高明鸣 |
罗列出全文主要提纲。初步撰写关于口头作业、和游戏类作业的内容 |
||
|
|
|
|
|
||
|
|
|
|
|
||
2015学年第二学期::实践阶段、中期论证阶段(具体写小点1、2、3、4、……) |
||||||
研究时段 (从何时到何时) |
研究内容 |
主要工作 |
责任人分工 |
阶段性成果 |
||
研究实施阶段 (2016.01-2016.09) |
1、综合实践类作业的设计 2、对以上作业的评价设计 |
续深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研究并修改如何利用口头作业、游戏作业和综合实践类作业的有效形式来传递数学信息,掌握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交流数学思维。 |
黄培文 高明鸣 |
通过不断修改和完善,基本完成口头作业、游戏作业、和综合类作业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2016学年第一学期::实践阶段(具体写小点1、2、3、4、……) |
||||||
研究时段 |
研究内容 |
主要工作 |
责任人分工 |
阶段性成果 |
||
研究总结阶段 (2016.09-2016.09-12) |
低年级数学口头作业、游戏类作业和综合实践类作业的设计以及评价方式 |
1、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2、根据数据以及专家的指点对文章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
黄培文 高明鸣 |
根据不断的修改,完成口头作业、游戏作业以及综合实践类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方式并整理成文。 |
||
|
|
|
|
|
||
|
|
|
|
|
||
|
|
|
|
|
||
2016学年第二学期::总结汇报、成果推广阶段(具体写小点1、2、3、4、……) |
||||||
研究时段 |
研究内容 |
主要工作 |
责任人分工 |
阶段性成果 |
||
研究总结阶段 (2017.01-2017.07) |
低年级数学口头作业、游戏类作业和综合实践类作业的设计以及评价方式 |
整理资料,对有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形成研究报告,提请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验收。 |
黄培文 高明鸣 |
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形成研究报告,提请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验收。 |
||
|
|
|
|
|
||
|
|
|
|
|
||
|
|
|
|
|
||
1、研究报告 2、课程编制 |
||||||
预计成果 |